小芬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

2023-05-16 19:10发布

这道初中生物的题目是:
小芬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9分)

(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其变量是空气的_______。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_______。
(2)小芬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_______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4)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_______。
(5)小芬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披着狼皮的兔子
1楼-- · 2023-05-16 19:27
这道初中生物题的正确答案为:
(1)对照实验,二氧化碳,相同(或一致)
(2)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
(3)叶绿素
(4)B,淀粉
(5)不合理,变量不惟一
解题思路
(1)将甲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植物体的叶片因得不到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将被运走和耗尽,将甲装置移至光下后,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的叶片能够接触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A叶片处于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内,这样玻璃瓶中的二氧化碳就被氢氧化钠吸收;B叶片处于装有水的玻璃瓶内,水几乎不吸收二氧化碳,B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这样A叶片与B叶片就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要探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应完全相同。
(2)从小燕所设计的探究实验可分析得出,她提出的问题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作出的假设就应该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
(3)由于叶绿素的颜色较深,不溶于叶片中的叶绿素,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就不明显;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就可溶去叶绿素。
(4)A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淀粉,B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B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B叶片,A叶片不变蓝。
(5)在乙装置中,A叶片得不到二氧化碳,能得到光,C叶片能得到二氧化碳,得不到光,这样A、C叶片就存在两个变量,违背了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此,乙装置的设计不合理。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