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3-05-17 03:05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 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材料三 识图答题:

(3)请说出图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1分)
(4)请指出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1分)
材料四 完成下列表格
(5)
人物
代表作
文学价值或重要地位
①______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杜甫
三吏、三别
②________
张择端
③___________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曹雪芹
④___________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6)如今“哈韩”、“哈日”等风频频来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1分)
1条回答
jsntcj
1楼-- · 2023-05-17 03:25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孔子、西汉 
(2)商鞅变法、郡县制 
(3)蔡伦改进造纸术 
(4)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5)①王羲之 ②诗圣 ③《清明上河图》 ④《红楼梦》 
(6)应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解题思路
(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是孔子的观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倡“仁”“礼”,创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上的控制,采纳了董仲舒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2)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如他提出加强中央集权,编订户口,加强刑罚等;在秦始皇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郡县制,各级长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3)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图一是东汉的蔡伦,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4)图二表现的是活字印刷术排版的场景;图三是南宋时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5)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杜甫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故他的诗被成为“诗史”,杜甫也被誉为“诗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明清著名的小说《红楼梦》以贾府的兴衰为线索,暗喻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必然,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6)本题是主观性的问题,学生要根据所学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回答。“哈韩”“哈日”,崇尚“洋节”等现象的出现,与上述问题中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做对比,故可以回答应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