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铜、水银、金属钠、冰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氧化镁、一氧化碳③食...

2023-05-16 04:15发布

这道初中化学的题目是:
(1)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铜、水银、金属钠、冰  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氧化镁、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氯酸钾.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进行实验】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______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 ______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④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______(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要防止果汁变质,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1条回答
季节的雪
1楼-- · 2023-05-16 04:26
这道初中化学题的正确答案为:
(1)①铜、水银、金属钠是单质,冰是氧化物.
 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镁是金属氧化物.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是混合物,氯酸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2)【进行实验】证明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可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要证明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可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得出结论】猜想①实验,果肉表面不变色,说明猜想①错误,猜想②实验,果肉表面变色,说明猜想②正确,猜想③实验,果肉表面不变色,说明猜想③错误,猜想④实验,温度高的果肉表面先变色,说明猜想④正确,所以最后结论是:果肉表面变色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1)因为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所以猜想③最不正确;
(2)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长时间放置后,水中会溶解少量氧气;
(3)为了防止果肉与氧气反应而变色,可以采用将水果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的方法.
故为:(1)H2O;MgO;KClO3
(2)【进行实验】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猜想②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猜想③    
猜想④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1)③;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2)水中溶解了氧气;(3)将水果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解题思路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猜想②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猜想③     猜想④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