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

2023-05-16 13:16发布

这道初中历史的题目是:
(1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4分)
1条回答
桐花思雨
1楼-- · 2023-05-16 13:33
这道初中历史题的正确答案为:
(1)A:长安(2分)    E:欧洲(大秦)(2分)
(2)西汉末年(西汉)(2分)   蔡伦(2分)
(3)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
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2分,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1分)
解题思路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和终点。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到达西亚,最后到达欧洲(大秦)因此,A处填长安,E处填欧洲(大秦)。
(2)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和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佛教是西汉末年(西汉)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蔡伦,他用树皮、破布和旧鱼网等废弃物做原料,造出来的纸质量好、价格便宜。
(3)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及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是:它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本题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一半的分。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