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

2023-05-15 10:01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无法家拂士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人恒过,后能改则何时而乐耶
C.舜发畎亩之中皆以美徐公
D.征于色,发于声,后喻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2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           ”。
小题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3分)
1条回答
坚持沉默
1楼-- · 2023-05-15 10:2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B
小题1:(1)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小题1:示例:(1)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2)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离退后独守荒山20多年,离世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写出人名、成就1分;写出磨难经历1分)
(2)死于安乐
小题1: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1分)。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2分)。
解题思路
小题1:A项中“则”的意思分别是“如果”,“就是”;C项中“于”的意思分别是“在、从”,“比”;D项中的“而”分别表顺接、转接。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