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023-05-14 14:44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世                    (2)未识书具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不能前时之闻                  
小题2:翻译以下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对于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因其与柳宗元、苏轼等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极高,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文章分幼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介绍了方仲永的变化,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C.题目《伤仲永》中,“伤”的意思是哀伤、叹惜。通过方仲永的人生经历,作者主要是为了谴责那些不懂得培养子女的家长,告诫我们要重视人才。
D.方仲永年幼时天资聪慧,后来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在后天的学习中不努力,所以最终“泯然众人矣”。
小题4:是什么原因导致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 如果你是仲永,当你与父亲每天“环谒于邑人”的时候,你将对父亲说些什么?(4分)
1条回答
将军
1楼-- · 2023-05-14 14:58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1)属于。(2)曾经。(3)完成。(4)相当(每题1分,共4分,)
小题1:(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或:是因为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每题2分,共4分)
小题1:B。(3分)
小题1: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仲永接受后天的教育。(2分)对父亲所说的话(2分)。略。
解题思路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A中“唐宋八大家”是指在散文上的成就;C中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后天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D中“完全”有些太绝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对父亲所说的话,只要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