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②。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

2023-05-13 15:02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注释:①诚:同“成”;②政廷:古代官职名;③还:这里应读“xuán”,作“掉转”讲;④阿:私,偏袒;⑤斧锧:亦作“ 斧质 ”,即斧子与铁鍖,古代刑具。行刑时置人于鍖上,以斧砍之;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王 使 为 政 廷
(2)于 是 乎 伏 斧 锧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动必义:_______________    (2)还车而:_______________
(3)石渚曰:______   _____    (4)上之也:_______________
小题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小题4:.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本文主要运用了              论证方法。(3分)
小题5:.“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用自己的话说说,石渚的“忠且孝”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1条回答
是丢弃
1楼-- · 2023-05-13 15:28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1)王/使 为 政 廷
(2)于 是 乎/ 伏 斧 锧
小题1:遵循;返回;推辞、谢绝;恩惠
小题1:追捕罪犯但没有追到,怎么(难道)一定要惩处你呢(吗)?
小题1:论点: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小题1:围绕“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执法者枉法宁愿处死”,这个事实来回答即可。
解题思路 译文: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荆昭王为政时,有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直无私,昭王任命他为执法官。有人杀了人,石渚追捕凶犯,得知杀人是自己的父亲,便掉转车头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说:“杀人的是我的父亲。对父亲执行刑罚,我不忍;私庇罪犯,枉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抛却国法当接受惩处,这是人臣应恪守的义理。”于是伏在斧锧上,请昭王下令处死。昭王说:“追捕罪犯但没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惩处你呢?你还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吧。”石渚谢绝,说:“不钟爱自己的父母,不能称作孝子。为君主职事而枉法,不能称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为君的仁惠。不敢枉废国法,是人臣的品行。”石渚不离斧锧,在昭王廷前断头而死。执法者枉法必被处死,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免他却不承受。石渚作为人臣,可称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子。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