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

2023-05-08 23:49发布

这道初中化学的题目是: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       ,D       
(2)写出B与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G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               ,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1条回答
不想听谎言
1楼-- · 2023-05-08 23:57
这道初中化学题的正确答案为:
(1)CaO     Cu(OH)2     
(2)Ca(OH)2 + Na2CO3===CaCO3↓+ 2NaOH      (3)Cu、Fe       Zn2+
解题思路
(1)根据题意分析,“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碳酸钙(CaCO3);结合图示可知,B+I→CaCO3(C)+ NaOH,则再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特点,可知B、I应分别是Ca(OH)2和Na2CO3中的一种;又因为“A为金属氧化物”,且A+H2O→B,可知B为Ca(OH)2,则I为Na2CO3,A为氧化钙(CaO);根据题意,“D为蓝色沉淀”,可知D中含有铜元素,再结合图示可知,NaOH+G→D,同样根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的特点,可知D为氢氧化铜(Cu(OH)2)沉淀,而G中应含有铜元素。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与I的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物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G中含有铜元素,且G能与NaOH反应,所以G为铜盐溶液;由于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且锌、铁均比铜活泼,故根据图示可知,将锌粉和铁粉(H)加入铜盐(G)溶液中以后,锌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和锌盐;铁能和铜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同时,反应生成的亚铁盐还能与锌反应,生成铁和锌盐;故相当于锌先与铜盐溶液反应,待锌完全反应后,铁才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由于充分反应后,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氢前较活泼的金属(铁或锌)的剩余;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如果有锌的剩余,则溶液中的铜会被完全置换出来,而铁没有反应,所以此时滤渣的成分是锌、铁、铜;如果只有铁的剩余,则说明锌已完全反应,故滤渣中不会含有锌,而溶液中的铜会被锌、铁完全置换出来,故此时滤渣的成分是铁和铜,所以,无论哪种情况,滤渣中都一定存在铁和铜;由于锌一定会与铜盐溶液反应,而铁不一定反应,所以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反应生成的锌离子。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要找准“题眼”,即有特征的物质或反应现象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推导即可;此外,熟练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以及常见酸碱盐的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