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

2023-05-11 13:48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1)画线句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粗体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振海
1楼-- · 2023-05-11 13:53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1)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部”了。
(2)如果说原想在离开的时候恢复“绿囚”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那么,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却是发向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3)“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4)拟人。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