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在探究知识之间的关系时,可从下面的思路去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区别是...

2023-05-08 03:07发布

这道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题目是:
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在探究知识之间的关系时,可从下面的思路去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区别是指知识之间的差异,联系包括两者的共同点和相互作用、影响等。
请学习运用这一思路,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我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10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深深房
1楼-- · 2023-05-08 03:23
这道初中道德与法治题的正确答案为:
(1)材料一是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材料二是教育法规定的内容。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是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即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第一,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教育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第二,宪法与教育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教育法更为严格。
(3)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第一,宪法与教育法都是我国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均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上述材料上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对全体公民都适用。第二,上述材料中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4)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第一,宪法是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中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方面内容的具体化。第二,教育法的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解题思路 该题暂无解题思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