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等你回家丁立梅(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

2023-05-05 18:34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         
(摘自《青年文摘》)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1)段中写道“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可为什么“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如何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内容结构上分析第(3)段文字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联系全文,找出文中儿子的神态变化的语句,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联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猜测文章结尾父亲在纸上留下的是哪六个字,并分析父亲的言外之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和静
1楼-- · 2023-05-05 18:51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示例: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儿子的故事。(计3分)
小题2: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父亲的心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突出了父亲深深的哀愁。(意对即可,计3分) 
小题3:在内容上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突出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2分);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去见儿子,过渡到见到儿子(2分)。(两个要点各2分,计4分)
小题4:①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子牵,像嘲讽;(1分)②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化,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1分)③原因:父亲的宽容,人间真情与爱心融化了儿子(2分)。(意对即可,计4分)
小题5:儿子(孩子),等你回家;或我们等你回家(2分)。言外之意是错误已经犯下了,儿子,我们不会丢下你,社会也不会抛弃你,只要你在里面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我们会等你回家的(2分)。(意对即可,计4分)
解题思路
小题1:
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关爱儿子”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小题3: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和人物不同时期的描写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