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春天里种植自己 王清铭①3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

2023-05-07 18:39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
春天里种植自己
王清铭
①3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③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④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⑤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迭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⑥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⑦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⑧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⑨13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一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⑩13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母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⑪13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23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老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
[12]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候,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3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13]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14]43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过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15]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小题1:第①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⑨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从[13]段中找出与⑪段中的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小题4:心存感恩之心的他,为什么又要逃离养育他的那个村子?(2分)
小题5:第⑩段细致描写了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从中看出村人具有哪些品质?(2分)
小题6: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这句话的理解。(2分)
1条回答
特离谱
1楼-- · 2023-05-07 18:55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3分)答题要点:不一样。(1分)第一次不哭是因为他年幼,天真不懂事,相信父亲没有死,还会从土里长出来。(1分)第二次不哭是因为他已懂事,知道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了,苦难让他变得坚强。(1分)
小题2:(3分)答题要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风中的小草”这一喻体,形象地表现出一个年幼丧父的孩子的弱小和可怜,(1分)能打动读者,读后使人对3岁丧父、年幼弱小的“他”产生疼惜之情。(1分)
小题3:(1分):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
小题4:(2分)答题要点:因为他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尽管他存有感恩之心,但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他觉得这份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他实在背负不起这份沉重的负担。(意思对即可)
小题5:(2分)答题要点:善良、无私、有爱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6:(2分)答题要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报恩最好的方式是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当我们有了能力,有了本事,有了成就,才有可能更好地回报他人,回馈社会,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帮助。(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小题1:两次不哭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第一次不哭是因为他还只有3岁,年幼不懂事,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他相信父亲没有死,还会从土里长出来。第二次不哭是因为他已经13岁了,已经懂事,他“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他变得坚强了。
小题2:“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是比喻的修辞,“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说明他根本不相信,父亲再也回不来了。而用“风中的小草”这一喻体,又表现出一个年幼丧父的孩子的弱小和可怜,形象贴切,使人对“他”产生怜惜。
小题3:与⑪段中的划线句“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相照应的句子“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前面说“大字不认一个,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对他而言确实没有爱过这个女子。
小题4:抓住“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这句话可概括出。
小题5: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说明村人有爱心,善良,朴实,厚道,无私帮助有困难的人。
小题6:关键是理解“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句话,“长成大树”,即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回报他人,帮助更多的人。
点评:注意: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一定不能丢开情感。理解句子含义: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2.结合作品背景,理解句子含义。3.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含义。4.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5.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理解句子含义。6.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特定情境,理解句子含义。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