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丁香赋》,完成小题。(12分)①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

2023-05-04 09:12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阅读《丁香赋》,完成小题。(12分)
①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③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像的驰骋。
④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⑤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⑥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⑦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⑧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⑨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干,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⑩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11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哈尔滨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12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
小题1:请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簇簇的(  )     驰(   )
小题2:认真阅读全文,然后从三个大的方面归纳:哈尔滨人为什么喜欢丁香花。(3分)
(1)(从①至④段中归纳):                                       
(2)(从⑤至⑥段中归纳):                                       
(3)(从⑦至12段中归纳):                                       
小题3:丁香花在文中有怎样的象征意义(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把标题“丁香赋”改为“哈尔滨人的颂歌”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择你熟悉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句话。(2分)
示例:蜡烛——站得最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苦。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条回答
红颜知己
1楼-- · 2023-05-04 09:27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一簇簇的( cù )     驰( chěng  )
小题2:(1)因为丁香花鲜艳美丽,香气浓郁。(2)因为丁香花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3)因为丁香花凝聚了哈尔滨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小题3: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小题4:不好,原文主要采用了象征手法来赞颂哈尔滨人的精神,这样显得更生动更含蓄也更深刻。而改后太直白,达不到这一效果。
小题5:开放性试题,想像合理,表达精当,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思路
小题1:
“簇”字要注意声母,不要拼成zú,“骋”字要注意声调,不要标成第二声。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汉字。在词语中判断汉的拼音,可借助词意来判断,但提前是平时学习里对词语中的汉字要音义同识同记,据意记字,据意识音。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段,第四段写因花香而爱,第五段写因花有文化而爱,最后写花与人精神风貌的关系,表现了人的精神风貌而爱。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章分段繁多,学生不容易分清层次,概括要点,阅读量较大。概括内容要点,必须分清文章的层次,知道哪一层写什么,依次概括,这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学习的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积累经验,了解方法,为考试做能力储备。
小题3:
试题分析:既然要求用原话,那原文中肯定有此类句子。揭示“象征意义”基本上都在文尾,无须全文阅读。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最后有明确的文字信息,找到摘引即可。不少的文章采用卒章显义的方法,最后通过抒情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要学习这种写法。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主旨的理解,从“象征”的写作方法和标题的文学性上理解此问题。
点评:本题不难,作者语意甚明。对一篇文章某些语言含义的理解,不能只看到文本的文字,要透析作家的思想,从他的思想中找到与文本文字相一致东西,这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比较准确了。
小题5:
试题分析:可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材料,所选事物必须在外形上可生态上有独特之处,易于人格化,比如松竹梅莲等。
点评:本题不难,“象征”是学生熟悉的写法手法,材料好选。阅读文章,要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手法,取人之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