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19分)贾平凹①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这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

2023-05-06 21:08发布

这道初中语文的题目是:
读张爱玲(19分)
贾平凹
①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这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般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一连串地飘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似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一个俗女子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召听,是会说是非的狐子。
②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的最好者之一。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地有曹雪芹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的。
③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是个执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侵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桃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④《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量思,怎么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小题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的意思?(3分)
小题2:第一段中“单是正经的角儿,……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句中“翠翠、白素贞、七仙女、崔莺莺”分别是哪些作品中的人物?(至少写2个)(2分)
小题3:作者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有什么具体特点?(5分)
(1)张爱玲散文的特点是:(每项概括不超过4个字)(3分)
A.思想:             B.文体:             C.语言:         
(2)“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张爱玲的小说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2分)  
小题4:本文运用了不少比喻,揣摩这些比喻,回答下面问题。(4分)
第一段说“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哪一个又能比上崔莺莺”,这两句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什么?(2分)
“戏台上的旦角”指:              “崔莺莺”指:                 
小题5:结尾部分引用了《西厢记》的“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引用这句话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2分)
小题6:贾平凹在读张爱玲,我们也在读作者。请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谈谈你读本文的体会。(3分)
1条回答
雨在下
1楼-- · 2023-05-06 21:29
这道初中语文题的正确答案为:

小题1:“读张爱玲”这个题目含有两重意思,既指读张爱玲的作品,又指读出了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小题1:略
小题1:(1)思想独特   文体不纯   语言风趣   (2)长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旁人无以类比。短处: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 
小题1:女性文章  张爱玲散文  
小题1:张爱玲是一个个性独特、才气如云的作家,读她的作品如同相思一样,起初不懂,随后了解,继而迷恋。
小题1:略 
解题思路
小题1:理解《读张爱玲》这个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表层:读张爱玲的作品;深层:读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点评:理解文章标题的意思,从表层、深层这两个角度来理解即可。如:表层:读张爱玲的作品;深层:读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我们把人物和相应的作品要对应起来。如:《白蛇传》----白素贞,《边城》----翠翠。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不能张冠李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注意积累,并加强记忆。
小题1:试题分析:(1)根据文章第1---2两段的内容概括出“张爱玲”作品的“思想”为“独特”;文体“不纯”;“语言”为“风趣”。(2)根据文章第3段分析出张爱玲小说的长处和短处为“长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旁人无以类比。短处: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之后,根据题意,锁定相关的短语,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即可。比如(1)锁定1--2两小节的内容进行概括,(2)锁定第3段的内容来概括张爱玲作品的长处与短处。
小题1:试题分析:为了表现“张爱玲散文”的“思想”,作者把“戏台上的旦角”比作“大部分女性的文章”,把“崔莺莺”比作“张爱玲的作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其作品在思想方面的经典型。
点评:作者情感的表达,往往要借助于一些精彩的语句,这些语句又要借助于一些表现手法来流淌作者的感情。比如本文为了表现作者对张爱玲作品的赞美之情,用了形象的比喻来传递这种情感。
小题1:试题分析:理解结尾引用《西厢记》的语言来结束全文,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在内容上,点明主旨,进一步表现张爱玲的才气,表达作者对张爱玲的赞美之情。
点评: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比如: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在内容上,点明主旨,进一步表现张爱玲的才气,表达作者对张爱玲的赞美之情。
小题1:试题分析: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形象,每位读者对此篇文章的阅读感受都不尽相同。如: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点评:此题为一道开放题,只要围绕“张爱玲的作品”的内容详细的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一周热门 更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