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中考解析-中考政策

2021-05-06 15:22发布

中考帮为您推荐此篇关于中考政策的文章。

2017安徽中考解析

 难度适中,分值设置无变化
 
  周文娟认为,今年试卷整体上遵循了安徽中考历年来“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既关注了经典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现代的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分值设置上并无变化,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题型占35分,三篇文本阅读的题型占55分,作文占55分,卷面分5分。”周文娟分析,今年试题难易适中,兼顾了学业水平检测和高中选拔考试的要求,是一份高质量、高水准的试卷。
 
  关注传统文化,文言文考察变化大
 
  周文娟表示,语文试卷更关注传统文化。
 
  “比如试卷第4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 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考查内容涉及到对联和黄梅戏等活动,可以说是现代文化与传统习俗的交融和碰撞。”周文娟认为,今年中考在题型设置上也体现了命题者的别具匠心,部分试题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戏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转述能力,而图表内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周文娟认为,这样的命题方式既给学生普及了越剧、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国粹剧种,又考查了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能力。
 
  此外,周文娟表示,文言文的课内外对比阅读是今年试卷变动较大之处,近十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内文言文的单篇考查或对比考查,只在2006年出现过《孔子语录》中课内和课外语录的对比阅读。
 
  周文娟表示,除安徽以外很多省份在中考题中都设有课外文言文,今年安徽中考这一变化,也将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机械性识记层面,而是将自己所学文言文知识融会贯通,培养自主阅读文言文能力,这样也能更好地与高中的语文学习相接轨,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侧重能力考查,古诗文题型要求高
 
  《考试纲要》明确要求要考查学生的五种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五种能力呈阶梯式,由简单到复杂,而今年中考卷中对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考查较为侧重。
 
  “古诗文默写中,延续了以往的8选6的题型,以往都是机械性记忆,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让学生根据记忆填空。而今年的8题中,有一题要求写出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周文娟称,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回顾整首词,再结合题干的要求和对文意的理解准确挑选出相关的句子,无疑是对古诗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文注重学生素养,高分有难度
 
  今年作文为命题作文《这就是我的承诺》。“命题新颖,可供学生拓展的空间很大。承诺的对象可以是人,如对朋友、父母、老师等;也可以是其他,如对阅读的承诺、对规则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等。”周文娟表示,对规则的承诺,是一种对法规的遵守;对阅读的承诺,是一种对经典的传承;对人生的承诺,是一种对意志的磨砺;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种无私的大爱。
 
  “承诺不仅是一种诚信,更是一份责任,一种素养。”周文娟介绍称,学生基本人人不陌生,个个有话写,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承诺守信的经历,写出“有我,有生活,有真情”的文章。如想取得高分,还需在选材、结构、立意、语言方面多雕琢。

关注中考帮,关注更多中考资讯。此篇文章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